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理念,给全党以方向和指引,给人民以温暖和力量。
这一刻,光耀未来。2022年10月22日,如潮掌声中,党的二十大报告通过。报告以“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居于首位。
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出发点。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特定的生成土壤。人民至上虽提出于新时代,却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深刻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
提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彰显了对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坚守和发展。
2021年3月,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畔,习近平总书记拾级而上,走进朱熹园。
“总书记一路往里走,到最里面一间屋舍,看到墙上印有朱子的名言‘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他驻足凝视良久。”当时为总书记做讲解的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建光许久忘不了这一幕。
总书记凝视的这句古语,是朱熹对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主张作出的阐释。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曾引用过朱熹的这句话,用以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从黄土高原一路走来,习近平同志深沉的人民情怀、深厚的为民理念,植根于历史的中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民本智慧融入治国理政中,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意义。
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阐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表明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以“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展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新故相因、道理相承。人民至上,是民本思想的历史回响,更与时代的脉搏共振共鸣。
平津战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役,中国革命的光辉一页。2024年2月2日,在天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平津战役纪念馆,回顾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平津战役胜利几个月后,面对胜利“用的是什么妙计”的提问,毛泽东同志以“打仗没有什么妙计,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作答。
在此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感慨:“民心最重要”,“战争胜利确实靠后勤,靠老百姓”。
相距数十年的两句话,相映生辉,道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奥秘。
从革命年代“百万工农齐踊跃”到建设时期“六亿神州尽舜尧”,从改革开放之初“万千能人涌珠江”到新时代“举国同心战贫困”,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历史。
中南海新华门影壁上,“为人民服务”的大字熠熠生辉。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里,“坚持人民至上”的经验启迪后世。
人民至上,是对我们党不变的价值追求的弘扬,是对党根本宗旨认识的理论升华。
来源: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