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引发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突然高热、恶寒、头痛、眼眶后痛、肌炎、剧烈性头痛、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以前臂屈侧为多,呈猩红热样皮疹,向颜面、四肢扩展。有的病例在手足、掌跖、踝及小腿可见紫癜样斑丘疹,伴瘙痒,消退后有脱屑。病人多伴浅表淋巴结肿大。
四、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五、预后
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既往感染登革病毒史、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少数重症登革热病例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六、解除防蚊隔离标准
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可解除。
七、预防:
要做好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早就地隔离治疗、及时控制扩散。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要消灭蚊幼虫的孳生地,亦可用灭蚊药喷洒杀灭成虫。
保护易感人群:①健康教育:向群众宣传关于登革热的发生、传播、早期症状、危害及防治等基本知识,确保防蚊、灭蚊的知识和方法家喻户晓,提高群众对登革热的自我防治能力。②做好个人防护:进入疫区人员使用驱避剂、纱门、纱窗、等防蚊用品,防止蚊媒白天叮咬传染。③在流行区、流行季节尽量减少群众集会,减少人群流动。要特别注意从登革热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人群的防护。
提高人群抗病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医务室(宣)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