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一百七十多年前的欧洲,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决不是偶然的。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所以“种子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通,所以“土壤好”;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问题,所以“效果好”;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所以“前景好”。正因为具备了这些特殊条件和独特优势,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性的鲜明体现。在科学性上,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一切理论,都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在真理性上,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在人民性上,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当时的其他理论,不是统治阶级的理论,不是少数精英的理论,不是剥削阶级的理论,而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在实践性上,马克思主义不仅解释世界,更着力于改变世界,不是纯粹的形而上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社会求进步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在开放性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其广度和深度是其他任何思想体系都无法比拟的,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在时代性上,马克思主义不断回应人类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一是社会理想有相通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社会是“大同”社会,都期盼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平等自由的美好社会。二是世界观有相通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优良的唯物主义传统,从先秦的管子、孟子到清代的王夫之、颜元、戴震、魏源等,都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唯物主义观点,形成了重实践的传统品格。三是思维方法有相通处。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强调运用发展的、全面的、系统的、联系的辩证思维方法观察事物。中华传统文化一开始就主张用动的逻辑描述宇宙、发展辩证逻辑,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以阴阳范畴为核心的辩证法思想,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刚柔相济、祸福相依等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辩证法的运用。四是人生观有相通处。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是为人民谋幸福,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生观是讲君子人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五是社会治理理念有相通处。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以德化人、政在养民、均平、任人唯贤、以和为贵等一系列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原则等重要国家治理理论有一致性。六是思想品格有相通处。中华传统文化没有西方文化常有的那种排他性,相反具有极强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善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所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一见如故,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
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问题。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结果,是因为满足了中国人民的实践需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胜利和失败反复对比中,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济文化极端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四个伟大”,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关键在于在中国找到了“物质武器”,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把共产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一路走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我们党始终捍卫马克思主义,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言行作最坚决的斗争,在重大关头、重要时刻捍卫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最坚定、最可靠、最忠实、最杰出的“信徒”。我们党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