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适用于所有专业)
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学 分:8
学 时:总学时 144 学时(其中理论学习 16学时,实践学习 128 学时)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三年制大专一/二年级所有专业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是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基本体能、基本技术以达到提高学生体能素质、运动技术和增进身心健康水平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学习内容的选择还是学习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学习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计思路
1.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身体素质、体育素养和未来发展目标,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相一致。
2.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既要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一般任务、目标和要求,也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对体育学科的特殊要求。
3.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体育理论基本知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育舞蹈、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乒乓球、羽毛球、形体与健美。
4.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二学年(四个学期)。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要达到以下几点: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6.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二、分类目标
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一)运动参与目标
积极参与各种体育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二)运动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三)身体健康目标
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心理健康目标
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五)社会适应目标
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具备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社会专业工作需要;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3.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学习内容结构安排
三年专科学习内容安排
类 别
|
学
期
内 容与课时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理 论
|
技、战术
健康、 锻炼、保健
|
4
|
4
|
4
|
4
|
篮 球
|
|
移动、传接球技能
|
|
运球、传球、定位及行进投篮技术基本战术配合(掩护、反跑、突分)
|
|
排 球
|
|
|
移动、垫球技术
|
|
两人间垫球、
传球技术、
正面、侧面
下手、正面上
手发球技术巩固提高基本技术、简易小比赛
|
基本体操队列队形
|
|
|
前后滚翻、集合整队、原地四面转法、行进间跑步、齐步走及立定
|
行进间三面转法,
|
|
田 径
|
|
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
|
|
助跑投实心球、三级跳远
|
|
|
短跑技术、耐力素质练习
|
长跑技术练习
|
50米、1500米(男)、800米(女)
|
50米、1500米(男)、800米(女)
|
武 术
|
|
|
24式太极拳
|
24式太极拳
|
|
乒乓球(辅项)
|
|
|
|
|
乒乓球基本比赛规则、发奔球、推挡、正手攻球
|
体质健康测试
|
|
4
|
4
|
4
|
4
|
总学时
|
|
36
|
36
|
36
|
36
|
总周数
|
|
18
|
18
|
18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