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起源

闽剧的特色乐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3 19:00       点击数:

闽剧的特色乐器有逗管、椰胡、双清、月琴四种。

逗管是唐代乐器咸角篥遗存,主要用于逗腔伴奏故名。其构造为,以细竹片管为身,大小如高音笛,音孔如唢呐,状如唢呐叫子的芦竹管为嘴。直吹演奏,发“噗噗”声,音色阴涩而凄厉。不宜独奏,然配合曲笛演奏,可获厚实、饱满的音响效果。

椰胡以大椰子壳为筒,梧桐木为筒面,紫檀木为杆,黄杨木为轴,纸卷为码,丝线为弦(现多改为钢丝弦),以马尾制弓,发“嗡嗡”声,音域同中胡,音色柔和甜润,能调和吹拉弹各种乐器的音色。

双清:双清,也叫福建月琴、台湾月琴、八角琴,中国南方汉民族乐器,是福建闽派音乐的重要弹拨乐器。双清由古代的阮演变而来,保留有旧式阮的特点。其形制与京剧月琴相似,但是琴杆更长,用2到4根弦,以2弦最为普及。流行于旧时的闽地(今包括福建、台湾、潮汕和浙南地区)。在福州闽剧、福州伬艺、福州十番、漳州南词、漳州芗剧、漳州锦歌、泉州北管、泉州车鼓、南平南词、莆田十音八乐、莆仙戏、龙岩十番、闽西汉剧、浙南遂昌十番等闽地各种民间音乐、戏曲中均有使用。台湾亦将此作为台湾民谣弹唱的主奏乐器。其音色清脆柔和,不亢不闷,有特殊的共鸣质感,浑厚且蓬松,颇为动听,极具福建地方特色。

闽剧月琴除共鸣箱比普通月琴略大外,其余同普通月琴。其音调较普通月琴低,音质较厚,演奏方法亦不同于普通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