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起源
产业发展
剧目荟萃
名家名段
闽剧剧本
闽剧音乐
福州方言
刊物论著
全剧音频赏鉴
学唱闽剧
电视节目新闻
院校专栏
产业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发展
> 正文
善传奇儒林班闽剧科班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05 15:12 点击数:
原是水果店老板张阿渠筹办的群乐仙儒林仅艺社(促唱,福州说唱艺术),班址设在福州达道路芭蕉信,招收艺徒十入。民国元年(1912),改办戏曲科班,定名善传奇儒林班。相继招收十岁至十五岁的艺徒二十人,连同原有艺徒共三十人。
科班学制五年四个月。先聘陈佑榕(京班乐师)、陈金福(平讲戏师傅)传授闽剧《紫玉钗》、《拜塔》、《讨眠鞋》等剧目。民国三年,继聘三庆班(徽班)吴善宝为师,传授京昆表演程式和“踏跡”等基本功。唱腔教师仍由陈佑榕担任。全班艺徒定为“传”字辈,有萧传绍(青衣)、江传柱(文武生)、陈传秋(花旦)、黄传茂(女丑)、吴传珍(花旦)、陈传流(丑旦)、王传命(三花)、傅传济(老丑〉、林传炎(文丑)、高传荃(二花)、陈传津(花面)、徐传彩(贴旦)、郑传坤(即郑奕奏,花旦、青衣)、林传太(三花)、唐传春(武三花)、詹传顺(文武生)、关传胜(小生)、关传庚(武生)、聂传勋(武丑)、口传华(老生〉、口传善《文武佬》、□传裕(小生)、口传福(二花)、口传笙(武丑)、口传暖(小丑)、□传杰(武旦)、□传馨(彩旦),佚名一人,乐队二人。所有旦脚,皆由男性担任。
学艺半年后,教学与学习演戏并行。演出时,开台戏演京剧小折戏,多为武戏,如《專K滑车》、《取冀州》、《界牌关》等。也演文戏,如〈〈空城计》、《乞丐拾金》、《十八扯》、《小上坟》等。继演闽剧本戏。艺徒演出不发工资,收入全归班主。三年中,吴善宝、陈佑榕传授的传统剧目有《碧玉串》(又名《姑伴嫂眠》、《杜十娘》、《梅玉配》、《孟姜女》、《万花龙莲船》、《梁山伯与祝英台》、《黛玉葬花》、《黛玉焚稿》、《晴雯补裘》等;时装戏有《新茶花》、《孤儿血》、《救国救民》等。科班培养出较著名的演员有郑传民国六年,吴善宝病逝。翌年科班解散,班主张阿渠将全部班底移交给经理张友梅。
民国十一年,改建为戏班善传奇。
(备注:摘自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第443-444页)
上一条:
福建省戏曲改进委员会
下一条:
闽侯县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