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xg111net代理商评建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论坛   >   正文

文明校园创建中彰显“天大之美”

作者: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 2017-12-05

2017津台大学生“海河情”夏令营学生参观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吉德 摄

    美哉大学堂,家国共沧桑。兴学储才初心不改,英华卓荦曲流芳……”9月底,在天津大学迎新交响合唱音乐会上,青春的学子们以一首原创合唱作品《天大美》祝福母校生日快乐。这首“专属生日歌”由“天大人”共同创作,以呈现“所有天大人所爱之美”。

  天大之美,美在精神、美在育人、美在校园。日前,天津大学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建校122年来,天津大学坚持以“兴学强国”为办学宗旨,穷究学理,作育人才,传承文明,振兴中华,塑造未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彰显大学之美。

  树立精神坐标,践行“兴学强国”使命

 “天津大学始终以‘四个服务’为指引,努力探索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天大模式’。”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说。

    今年的农业作业季,搭载天大自主研发的高可靠、稳定飞行控制系统的无人机已为超过100万亩作物喷洒药剂,为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的农业作物撑起一道“保护伞”。该团队致力于给无人机造智能化的“大脑”和“手臂”,使其不仅在农业植保、物流、电网巡检等相关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还使中国的相关产业走入世界前列。

  这个团队的负责人是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80后”教授、博导齐俊桐。四年前四川省雅安市发生的7.0级地震,让他深感“社会责任”的分量。身为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激励了我,也成为我要用心把这件事做到极致的动力。”

  3月份,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科学》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同时刊发了中国科学家的4篇研究论文,介绍了人类“编写生命密码”所取得的最新突破。其中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均是天大在读博士生,27岁的谢泽雄和28岁的吴毅分别完成了2条酿酒酵母染色体的设计与化学合成。

  谢泽雄花了一年的时间验证,发现了美国研究者的设计错误,使这项研究得以修改和完善。此后,在被邀请到美国做分享时,谢泽雄明显感到过去美国学者眼神里的“怀疑”和“不信任”不见了。谢泽雄的经历,是中国科研力量从追赶到走向世界前沿的写照。“中国科研工作者从学习经验到贡献智慧,最终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两位博士生的导师、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教授说。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厚植创新发展沃土。从自主研发的水下滑翔机“海燕”击水前行,到为国产大飞机C919打造舒适的“呼吸系统”,再到“神工”技术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天津大学“上天、入地、下海”,秉承“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精神,让“兴学强国”的使命焕发新的生机。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一流人才

  天大之美,美在育人。天津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家国情怀”列为人才培养理念之首。

  学校设立“求是奖”,表彰扎根基层优秀毕业生。设立9年来,共表彰了600多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优秀学子。今年,“求是奖”获得者、天大本科毕业生哈斯叶提·叶斯博拉提回到了西部。她说:“我能充分发挥语言优势,运用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积极推动‘一带一路’跨国项目建设,贡献属于天大人的力量。”“家国情怀”涵养出“天大品格”。

  学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今年暑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们带领学子实地调研大型国企建设发展与老工业城市变迁转型,研究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把课堂搬到了现实的广阔天地中。

 “通过实地访谈,我深刻理解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经管学部2014级学生罗莉舒说,“我也进一步理解了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是为了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围绕国家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需求,学校不断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今年4月10日,“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会上形成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被学界称为“天大行动”。3个月后,“新工科建设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奏响了新工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的第一个音符。

 “天大一步一个脚印,如同一次与国家和民族命运同频共振的长征。家国情怀是天大人的信仰,也是学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说。

  寓教入景于情,营造成风化人氛围

  天大之美,美在校园。天津大学在不断提升场馆建设、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炼校园风物的文化内涵,以文育人,让巍巍学府的文化气息浸润校园。

  今年校庆,天津大学2003级水利水电一班的16位校友从天南海北回到母校。在校史博物馆,赵健和老同学们站在上世纪40年代土木工程学系学生严宗达的设计作业前看了又看。赵健说:“老学长当年手绘的图纸那么工整、严谨,太震撼了。我们回到工作中也要更加认真。”

  到校史博物馆读懂天大“兴学强国”的宗旨、“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这是天津大学新生入学、教工入职、毕业生离校的“必修课”。

  在天大,以文化人的博物馆和院所不止一处。

  一湾池水锦鲤悠游。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内建立了众多博物馆,以数千件文化珍存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绚丽与强大的创造力。院长冯骥才先生强调“文化体验是文化学习的一半”,“学院博物馆化”是他的办学理念与实践之一。“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研究院的人文精神如清泉,滋润了天大人的精神绿洲。

  天大校园中的诸多环境元素都能够“有历史”“讲故事”。新校区中轴线上的“三问桥”,源于老校长张含英的三问:“懂么?会么?敢么?”“三问”言犹在耳,这是张含英对校训“实事求是”的阐释,更是天大师生始终要思考的问题。

  天大的校园之美不仅浸润了莘莘学子,还形成了天大的“文化名片”。天大人根据海棠树耐盐碱的能力和可做砧木的特点,将之凝塑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成人之美的品格,把海棠意蕴提升为对校园文化的深刻认同。2017年,“天大·海棠季”以“花开北洋,情怀家国”为主题,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当日累计网络直播阅读量突破242万人次。

  挖掘各类阵地的育人功能,独辟蹊径营造育人氛围。自2015年开始,学校在校园主干道沿线高高悬挂的道旗上“晒”出数百位优秀毕业生肖像,让优秀学子在校园的黄金“广告位”上为母校“代言”。此外,学校官方微信、微博的影响力长期居于国内高校前十名左右,成为有效的思想教育网络阵地。

 “美哉大学堂,书院水墨香。春风化雨一声北洋,桃李聚散情更长。”一曲《天大美》既是学子对天大的祝福,更是他们对母校的期待。从大学精神到校园风物,天大之美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一代代天大人,激励他们在勤奋修为中找寻青春答案。(通讯员朱宝琳 靳莹


    

版权所有:xg111net代理商 - 太平洋在线代理合作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府南路1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8012669-1号

公安部备案号:35012102500032